close

也許沒有直接証據,至少有一些線索”,近日美國司法部門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再次啟動對國際大型投行可能操縱國際金屬交易市場的調查, 豐業銀行、巴克萊集團、瑞士信貸集團、德意志銀行、高盛集團、摩根大通、法國興業銀行、標准銀行集團和瑞士銀行都在被調查之列。

職業起點從華爾街開始、現在投身國內第三方理財機構的程曦(化名)在一次私人會面中,當《國際金融報》記者問及國際投行操縱金價的可能性之時,這樣答道:“是否操縱金價,根本不是一個問題,答案百分之百是肯定的,就看相關部門能調查到什麼程度。”

對於大型投行操縱金價的調查,英國、德國、瑞士等國相關監管機構先前都有行動,最終都不了了之。

其實,不僅要對投行調查,還要對國際金價定價機制進行改革,特別是透明度缺乏的倫敦黃金市場,否則,類似調查並不能避免黃金價格“被迷霧籠罩”。

三大背離  

黃金的財富儲值功能未顯現,黃金價格與美元的正相關性出現背離,與美國債務的正相關性也出現背離

春節假期,國際金價繼續下探,期金外盤累計下跌2.72%,COMEX3月期銀累計下跌6.43%。盡管2015年頭兩個月已經有17個國家相繼宣布降息,然而金價並未得到提振。僅2月份,國際金價的下跌幅度已經超過5%。在全球普遍推行寬鬆貨幣政策的環境下,為何黃金的財富儲值功能未顯現?

另一個疑問是,黃金價格與美元的正相關性也出現背離。在過去兩個月,美元指數間漲幅超過了5%,同期,國際金價跌幅不斷放大。

黃金和美元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兩種避險工具,從理論以及歷史經驗來看,漲跌往往具有較大的相關性。然而,這一規律早已被打破。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 機爆發以來,金價與美元的背離程度越來越高,令投資者越來越難看懂。”一位銀行交易員曾這樣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第三個疑問是國際金價與美國債務的正相關性也出現背離。Bullion管理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尼克·巴雷謝夫指出,2012年美國債務和金價之間的正相關性 高達97%,此后受到操縱影響開始出現分離,金價走低,而美國國債走高。“如果回到過去20年的相關水平,目前的金價應該在1800美元/盎司左右,而不 是1200美元/盎司的水平。”他說。

認為國際金價被操縱的不只是尼克·巴雷謝夫。研究機構Fideres的分析稱,“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間,全球金價在50%的情景中是被有意操縱的。”

金價的瘋狂開始於1968年。那一年,金價為35美元/盎司,此后一路上升,從1968年到1980年,黃金價格從35美元/盎司一路飆到850美元/盎 司。隨后漸漸低迷,1999年8月26日,每盎司金價跌至251.9美元,創下20年來低位,在底部橫盤兩年后,於2001年再次發力上攻,於2011年 9月6日見頂,達到1923.2美元/盎司,出現了又一輪歷時10年的黃金大牛市。之后,金價開始震蕩下跌,過去3年半的時間,國際金價下跌幅度已逾 37%。

國際金價從2001年重啟新一輪牛市的觸發點是美國遭遇恐怖襲擊,此后發生伊拉克戰爭以及伊朗核危機都令市場避險情緒高漲,避險需求促使國際金價不斷上 漲。同時,市場對黃金的需求不斷擴大,也刺激金價水漲船高。”程曦指出,“2008年之后,金融危機爆發所引發的避險情緒,則進一步刺激金價加速飆升。然 而,自2012年開始的金價突然間暴跌的確至今令很多人都不解。盡管,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及分析來試圖解釋金價為何進入熊市,然而目前全球大局卻是,經濟增 長緩慢乏力,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加劇。”

根據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羅薩·蘭蒂斯、穆迪常務董事艾伯特·梅斯聯手草擬的研究報告,倫敦黃金定價恐已遭相關銀行操縱長達10年。這份報告顯 示,2004年-2013年期間倫敦下午盤定價時段經常出現現貨價大漲大跌的現象,其中有6個年度是跌(超過2/3的幾率)多於漲。單就2010年來說, 定價時段出現大跌的幾率高達92%。

兩股勢力  

能夠參與操縱國際金價的絕不僅僅隻有大型跨國投行,央行既可作為空頭合同的履約標的,也可以打壓黃金價格以幫助維持空頭倉位

如果國際金價被操縱,那麼主謀者是誰?大型跨國投行再次成為眾矢之的。

2014年7月25日,美國投資者斯科特·尼科爾森向曼哈頓聯邦法院起訴匯豐、德意志和加拿大豐業3家銀行操縱金銀價格。原告指控稱,從2004年1月1 日開始,被告獨自或聯合起來密謀,通過倫敦黃金、白銀定盤價操縱黃金、白銀及其衍生品價格,這種行為使得他們提前了解市場走勢,並從中獲利。

早在2010年12月21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就發布報告稱,有一個交易席位在LME的銅持倉量佔到了總量的80%-90%,這樣的持倉量相當於 全球所有交易所注冊的銅庫存總量的一半。業界猜測這個席位為摩根大通所擁有,但摩根大通隨即作出否認,不過並沒有給予進一步解釋。

除了銅價格外,摩根大通還被指操縱白銀價格。2009年11月,一位前高盛金屬交易員致信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舉報摩根大通操縱白銀和黃金市場的行 為。此后不久,他又於2010年3月25日在黃金反托拉斯行動委員會網站上公開了他與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之間的十數封通信郵件。

另外,自2010年3月份以來,華爾街獨立金融博客撰寫人Zerohedge也連續發表多篇文章,指控摩根大通操縱白銀市場。當年10月底和11月初,來 自紐約和佛羅裡達的兩位交易員則直接將摩根大通告上法庭,稱后者操縱白銀市場,導致自己在白銀交易中蒙受損失。其中,佛羅裡達州交易員在起訴書中表示,摩 根大通的交易員親口告訴線人說摩根大通在操控白銀市場,還吹噓操控價格給他們帶來豐厚收益。

然而,能夠參與操縱國際金價的絕不僅僅隻有大型跨國投行。大型儲金銀行、制定倫敦黃金定盤價的定盤商甚至各國央行都有可能操縱金價。英國前首相布朗就曾被 懷疑操縱金價。1999年至2002年,布朗做了一件極為蹊蹺的事:以最高296美元/盎司的極低價把英國絕大多數的黃金儲備給賣了。

根據英國當地媒體報道,事情的緣由是這樣的:1999年高盛銀行的大宗商品總裁Gavyn Davies找到英國財政部,說明包括自己在內的好幾家大到不能倒的銀行積累了十分巨大的黃金空頭頭寸,如果任由黃金價格攀升的話,這幾家銀行極有可能資 不抵債,引發全球金融體系崩潰。布朗接下來就向全世界宣布要賣黃金儲備,黃金價格應聲下跌。一般情況下,大規模賣黃金儲備時應該低調,以免納稅人的利益受 到損失,但布朗卻不按常理出牌,結果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銀行在黃金空頭上大發橫財。

在黃金空頭上,這些大型投行和政府包括央行在內的利益是一致的,畢竟黃金價格是現代法定貨幣體系的阿喀琉斯之踵:法定貨幣是以信心為基礎的,如果黃金價格攀升過快就預示著人們對貨幣的信心出現動搖,這樣一來央行就很難控制流動性和通脹目標了。

大宗商品期貨市場是一個高度杠杆化的市場,過去21年的數據表明,在這個市場裡隻有黃金和白銀在價格攀升時空頭頭寸敢於急劇擴張,好像他們不怕巨額虧損一 樣,而央行可以把自己的黃金儲備投入到市場,既可作為空頭合同的履約標的(一般情況下隻有1%左右的黃金空頭合約要求履行合同),也可以打壓黃金價格以幫 助維持空頭倉位。

一個陰謀

倫敦黃金定盤價通常在五家銀行每兩天舉行一次的電話會議開始時有上漲或下跌,在會議結束時停止上漲或者下跌,然后開始劇烈的反向運行

那麼,這些機構究竟是如何操縱黃金、白銀等市場的呢?

截至目前,全球范圍內有多個黃金交易市場,但紐約商品交易所的黃金期貨價格以及倫敦現貨黃金價格是市場中最重要的兩個價格指標。

倫敦黃金定盤價規則是從1919年開始的,而倫敦每日的黃金定盤價影響著價值20萬億美元黃金市場的交易。

倫敦黃金定盤價被操縱的可能性很高,而且操縱這一價格的技術難度並不大。目前,倫敦黃金定盤價的定盤商隻有5家銀行,隻要參與定價者達成默契,那麼定盤價自然就會朝著他們希望的方向走。”程曦指出。

倫敦黃金市場五大定盤商分別是:匯豐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巴克萊銀行、德意志銀行、法國興業銀行。Fideres的研究發現,倫敦黃金定盤價通常在這五 家銀行每兩天舉行一次的電話會議開始時有上漲或下跌,然后在會議結束時停止上漲或者下跌,然后開始劇烈的反向運行。這一模式可能是這些銀行操縱“共犯”的 証明,“這表明了這些銀行以一種策略來推動金價,很可能是在會議召開前就決定了,這是為了他們從已有的持倉或者待定訂單中獲益。”

2012年2月1日,在定盤價確定前金價突然從1678美元暴跌至1665美元,但3點鐘定盤價窗口期間,金價開始收復剛才的跌幅,定盤價結束之后,金價又進一步延續了漲勢。

金價表現中有一半的情景是非常可疑的,定價窗口期間金價的異常波動暗示,金價極有可能受到操縱。”Fideres的合伙人阿爾伯特·托馬斯說,“如果你考慮政策市場因素的話,這是不應該出現的。”

阿爾伯特·托馬斯去年7月在英國議會財政部特別委員會作証時指出,整個金價訂價過程是有漏洞的,因為資訊會持續外泄給交易商以及客戶。他說,基本上整個訂價過程很有可能引發內線交易,因為外界無法進行稽核且數據也不透明。

湯森路透金屬研究預測部主管Rhona O`Connell也在作証時指出,參與訂價的銀行可能有利益沖突嫌疑,因為他們一邊幫客戶買賣、一邊又替自己交易。GoldMoney的研究主管 Alasdair Macleod補充說:“當銀行定下價格,他們所擁有的優勢就是他們知道自己口袋中有多少訂單。很可能他們是在玩弄系統。”

同樣,紐約黃金期貨價格同樣被質疑遭到機構的操縱。目前,紐約黃金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期貨集散地。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本身並不參加期貨的買 賣,僅僅是提供一個場所和設施,並制定一些法規,保証交易雙方在公開、公平的原則下進行交易。在紐約交易的所有黃金都必須在紐約交易所裡通過公開喊價的方 式進行成交,買賣者有機會以最佳的價格成交。

參與COMEX黃金買賣以大型的對沖基金及機構投資者為主,而且大多數參加者並非追求真正到期的黃金交割,而是更多地通過合約買空賣空進行牟利。幾家主 要的大型銀行始終佔據著絕大部分的多頭或空頭合約,形成寡頭壟斷。”程曦說,“隻要少數幾家銀行壟斷交易量,自然就能操縱金價。”

兩起調查  

美國司法部已經向匯豐其尋求了相關文件,其他受到調查的公司包括巴克萊集團、瑞士信貸集、德意志銀行、高盛集團、摩根大通、法國興業銀行、標准銀行集團和瑞士銀行

日前,有消息指出,美國司法單位目前正就至少10家大銀行可能涉及操控貴金屬市場行情展開調查。美國司法部反壟斷部門的檢察官正在審查倫敦金、銀、鉑和鈀 的定價程序,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也已經啟動了相關民事調查。這些機構已經發出了初步的提供信息要求,其中包括匯豐控股近日在其年報中披露的CFTC 向其發出的一張與貴金屬交易相關的傳票,要求該行提供貴金屬交易相關資訊。

匯豐控股稱,美國司法部去年11月份向其尋求了與這宗反壟斷調查相關的文件。該行稱,兩家機構的調查“處於初步階段”,其他受到調查的公司包括豐業銀行、巴克萊集團、瑞士信貸集、德意志銀行、高盛集團、摩根大通、法國興業銀行、標准銀行集團和瑞士銀行。

此次,美國司法部門以及監管機構在力爭完成匯率操縱調查的同時,再度調查全球最大的幾家銀行是否操縱金銀等貴金屬價格,外界普遍預測,調查很有可能找到足夠充分的証據來証實銀行操縱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價格,進而提起訴訟,盡管完成調查所需要的時間可能並不短。

ETF的最大供應商之一ETF Securities經銷部門主管馬特·約翰遜預計,如果証實了有機構密謀操縱金價,要是投資的產品到期價取決於這類定盤價,這樣的投資者可能受到嚴重影響。

阿爾伯特·托馬斯表示,養老基金、對沖基金、商品交易顧問和期貨交易員最有可能因此蒙受損失,許多這類組織“肯定准備“提起訴訟。美國律師事務所 Labaton Sucharow的合伙人格雷戈瑞·阿齊奧拉認為:“投資者有理由擔心。他們密切關注此事,如果調查到了某些東西,出現全球性的起訴,我也不會意外。”

如果銀行一旦被証實合謀操縱金價,來自投資者的民事訴訟會非常多非常棘手。相對來說面對來自監管機構的指控似乎更容易解決,結局無非就是和解而已,銀行所付出的代價也就是又一筆賠款。

一團迷霧

先后有多個國家的監管機構對金價問題發起過調查,大都不了了之,而且截至目前,監管機構對於黃金市場整個定價機制的改革總是緩慢得幾乎讓人看不見希望

其實,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於2008年9月首次宣布調查“白銀市場存在不當行為的指控”。2010年,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委員巴特·切爾頓 (Bart Chilton)表示,相信存在以“欺詐”手段“不正當控制”白銀價格的“做法”。然而,美國監管機構沒有找到足夠証據以支撐法律訴訟,美國也結束了已經 為期4年的調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5名委員並未就這一輪調查作出任何定論。

其他國家相關監管部門對於國際金價確定過程的調查也早已啟動。英國和德國的監管部門在經過一番調查后,並沒有發現金價被操縱的充足証據。然而,找不到証據 並不意味著金價就沒有被操縱。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2014年5月重罰巴克萊集團2600萬英鎊,因該行某位選擇權交易員涉嫌操控倫敦黃金定價。 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就德意志銀行涉嫌操縱黃金、白銀定盤價展開調查,該行在2014年1月退出了黃金和白銀定盤價。2014年11月,瑞士 監管機構FINMA與瑞銀集團就后者操縱Libor(倫敦銀行間拆借利率)一案達成和解。據悉,瑞銀上繳的1.34億瑞郎的罰款中已經包含了貴金屬交易問 題。

但是一系列處罰並沒有真正淨化市場,“對於整個定價機制的改革總是緩慢得幾乎讓人看不見希望”。“倫敦黃金市場是非常不透明的。”英國黃金礦業服務公司在 1996年寫道:“場外交易市場的其他優勢是其保密性且透明度缺乏:交易可以在私下進行,可以躲避其他市場參與者、競爭對手、監控者及分析師的注意!”據 估計,倫敦黃金市場多達95%的場外市場交易都是未指明的,黃金專家保羅在2009年寫道:“這個課題是被籠罩在迷霧中的”。(付碧蓮)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致富 兼職 投資 理財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藍海明燈 的頭像
    藍海明燈

    台爭自動機診所

    藍海明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